停摆的文化企业:如何“危”中寻“机”

2020-06-16  来源:互联网 

2020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几乎让整个文化产业行业陷入停摆。高额租金、人工成本、业务停滞……于大多数文化企业而言,停摆不仅意味着归零,更意味着负数。面对这样的压力,文化企业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进行各种新业务、新业态的尝试,努力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

6月2日,在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的指导下,“首都文化企业十强、十佳”及“首都文化产业十大杰出的人物”推选活动执行机构光明网,组织主题为“疫情时期文化产业的突围与发展”沙龙对话,旨在切实了解文化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困难,为文化企业提供交流合作渠道,助力文化企业共克时艰、健康发展。

以下为出席嘉宾主要观点(排列顺序以发言先后为准)。

方华平:政府先行 树立市场信心

方华平 中青博联整合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中青博联整合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华平表示,中青博联是以线下公关、传播、会议展览、博览会等业务为主的企业,这些业务基本都涉及到大型的人员聚集,疫情影响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从长远看我们对行业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方华平直言,“但是基本上2020年想不出现亏损,顺利度过疫情关,关键看下半年业务的复苏力度”。在方华平看来文化产业恢复最重要的核心,是需求的亟待恢复。疫情期间,他切身体会到了企业客户、机构客户、政府客户等全线业务需求的萎缩。如何应对这种非常态的需求萎缩,方华平提出了两点意见,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希望政府能够先行,恢复组织政府大型集体会议,树立市场信心。二是政府的政策扶持很重要,现在各项减税降费力度很大,但是企业生存挑战仍较为严峻,除了削减成本外,还希望能够获得资金扶持。

王洪波:停摆不意味着归零 而是负数

王洪波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新闻总监

“我们这半年以来取消的项目是388个、活动1314场,停摆带来的是取消,而取消要面临着善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新闻总监王洪波略显无奈,“这个停摆不是简单的意味着归零,而是意味着负数,投入不仅没有降低还要增加。要把一件事重新翻过来善后,要投入200以上的精力。”

疫情之下,损失虽不可避免,企业却迎来了尝试新模式、新业态的契机。这段时间,原本专注于线下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为转型线上做了大量尝试。其中最为亮眼的是,5月9日正值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演院线”暨广州大剧院成立十周年之际,通过特别策划,中国对外文化集团联合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位艺术家,国内80多家网络直播平台,以“艺术照亮生活,感知拾光力量”为主题,开展了一场10小时的大型线上直播活动。直播当日共有7400多万观众实时观看;在活动结束两天时间里,累计在线点阅观看人次达1.3亿,奉献了一场“现象级”的直播活动。

高素梅:关于企业生存的三点建议

高素梅 北京中视东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困难我就不说了,说一点疫情期间做的事,我们五月底六月初之前减免的房租约为2040万,在产业园中应该排在前面。”北京中视东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高素梅开门见山地说,疫情期间,对于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的许多客户,中视东升对其进行了实质上的帮助。

面对疫情的出击如何突围?高素梅表示,通过和其他企业以及客户的多方交流,她总结了三点建议。一是“傍大腿”,通过对业务进行权衡和对客户的分析,寻找到规模大、资金雄厚的企业进行支持,或并购;二是“找兄弟”,即找一个业务和体量和自己差不多的企业合并来降低成本,从而达到1+1gt;2的目的,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留住客户;三是“减肥瘦身”,进行人员精简及缩小办公面积等。高素梅指出,面对疫情下的生存困境,这三种应对措施能够让企业节约成本、保住客户,等待机会再打个翻身仗。

吴迪:业务以内容为基准 消费受环境影响

吴迪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大家觉得可能疫情期间线上业务最好过。”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迪表示,“但是任何线上业务,特别是做文化产业线上业务的是以内容为基准,内容供给不足,线上业务也会受到影响。”由于疫情原因,内容生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无法开展行业线下活动,给挖掘优秀作者带来一定困难,对优质作品产出效率上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无法与外界接触,创作思路、创作素材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到内容创作的质量,吴迪具体解释道。

吴迪重点提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对文化产业产生影响。他指出,如果整个环境不好,民众对于文娱消费会随之收紧,“老百姓没有钱了,就要先顾温饱,不可能去追求精神需求,即使线上也一样。”在吴迪看来,这种影响可能半年甚至一年以后才会反应出来。

吴骥:践行国企责任担当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吴骥 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部经理

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部经理吴骥表示,本次疫情对文化产业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广大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文化企业生产经营冲击较为严重。文投集团作为首都国有文化旗舰企业,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抗击疫情以及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资中心的工作要求,在全力做好集团自身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集团生产经营稳定的基础上,主动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畅通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加大文化企业融资优惠、减免文化园区企业租金、加强文化园区复工服务保障、强化文化扶持政策对接、协助优化文化扶持资金申报程序、组织抗疫文化精品公益宣传活动等,多策并举,多管齐下,尽可能为首都文化企业防控疫情、减轻负担提供帮助,努力与广大文化企业共度难关,体现了市属国有文化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孔晶:大企业的成长能带动行业发展

孔晶 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

得益于较为成熟的数字化业务模式,蓝色光标移动端的数字广告在疫情期间得到迅猛增长。“对于蓝标来说,本身的业务影响不大,甚至第一季度业务增长达到40。”北京蓝色光标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孔晶表示。

孔晶指出,蓝色光标自己的员工有5000余人,但除此外,还有大量供应商为蓝标提供支持。“大企业的成长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能考虑到行业里的领军企业,提供一些相应的政策支持,能够让我们更有国际竞争力。”孔晶表示也要为大企业说句话。

曾艳红:文化产业要做产业链生态圈

曾艳红 西店记忆文化产业园、梵天集团运营中心总经理

“我们园区业主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像影视、文化、设计、教育、培训……停摆负数是疫情期间实打实的。”西店记忆文化产业园、梵天集团运营中心总经理曾艳红介绍。

面对这样的困境,西点记忆文化产业园转而为业主提供了更多互联互通的机会。园区一位服装设计师的线下店全关了,就开始帮助园区做场景设计;曾经的会员西餐厅开始给为旁边的教育机构供餐……这样的跨界组合不胜枚举。在疫情期间,西点记忆文化产业园不停地组织线上交流,根据业主自有优势,进行文化艺术课程免费分享。在这样密集地跨界尝试和信息交流中,业主转危为机的信心也逐渐建立起来。“我觉得文化行业要做产业链生态圈,多交流才会有各种点出来。”曾艳红解释道。

周利萍:疫情加速数字化转型

周利萍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周利萍表示,知网作为一家数字出版企业,很早就开始布局数字化转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知网持续优化内容产品与软件产品,加大技术研发力量与投入,在加速自身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对教育和出版数字化转型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周利萍指出,疫情期间知网迅速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预防医学会等等5家单位联合遴选优秀期刊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研究”OA出版,并利用网站、“全球学术快报”、疾控、医疗、药业等医药卫生知识服务平台,将国内、国际上第一时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向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服务,为全球的抗疫联合攻关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与此同时,知网积极开通教科研机构外漫游服务,提供云端协同办公、协同创新研究多终端服务,并推出在线教学服务平台,共举办70多个专题1000多场公益讲座,覆盖教育、金融、公共管理、医药卫生、高端制造等各领域,有力支撑了全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