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警用装备精确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意义

2021-03-18  来源:互联网 

  浅谈警用装备精确保障

  一、警用装备精确保障

  警用装备精确保障,即充分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精确地规划建设和重组警用装备的保障资源,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快速响应保障需求,全程共享保障信息,资产全程可视化,学握各个装备在全寿命阶段中的状态,及时筹集、供给、储备、保养、修护及报废等等,从而实现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警务活动提供数量准确和高效快速的保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工作的效费比和警务活动的效益。

  二、当前警用装备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欲善其事者,必先利其器。准确且及时的信息系统和"对症下药”的装备配置系统,对于公安机关顺利完成其使命有着关键性的意义。目前我国的警用装备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管理不够规范。 关于警用装备的研发、定型、采购以及日常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全国各地差异较大,公安部装财局的成立为各种装备的技术标准、配备标准、使用训练标准提供了科学、规范、完整的管理方法.但这一管理方法的执行和全国警用装备的统一还需假以时日。

   警用装备经费保障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的公安部门,其警用装备的水平有着明显差异。一般来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公安机关拥有种类多样、质量过硬、配备齐全的警用装备,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显得“寒酸”许多。由于经费短缺,有的地区连最基本的交通、通信装备都不能保证,高精尖装备更是少之有少,在一些紧急情况下难以发挥维持社会安全的功能。

   警械使用训练不足。 在“301昆明暴恐事件”中,面对持刀歹徒,公安民警打光了手枪里的子弹却未击倒暴恐分子,而特警在短短十五秒之内,连毙数敌。这说明普通警察对一些警械的使用不够熟练。

   重建轻管,重用轻养。 许多市局、派出所的装备库常年积灰盈尺,管理人员出于种种考虑,将装备锁了之,未能根据其保存要求、保养周期进行存放:警员平时操件方法,在需要使用时,也不会正确使用,导致装备易损易坏,缩短了寿命周期。可以说,缺乏专业的装备管理人员

   警用装备管理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 不利于实现警用装备建设的目标,即不利于适应实战、提升科技含量、建立装备标准体系、形成应急储备调拨机制以及管理方式现代化。

  三、警用装备精确保障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警用装备利用效率 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投入、产出以及周期三个变量。精确保障概念的引入,可以实现经费投入目标明确、装备价值正常发挥和寿命周期的延长。通过信息化管理,发现装备补给链的短板进而有的跟进,加强装备使用培训以便提升装备使用效能,及时保养维修以防装备提前损坏。以上各个环节的加强,势必引导警用装备使用效率的全方位提升。

  (二)有利于节约警用装备保障经费 警用装备的配置与执法目的紧密相联。服务型警察的配备较少有攻击性的杀伤性武器。目前公安系统主要实施三大警务,即社区警务、快速反应警务与情报主导警务。鉴于我国当前的治安形势较为复杂,暴恐类、灾害类事件频发,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威胁,也为国家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制造了障碍。作为人民和国家的卫士,警察必须在继续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因此,除了一-些常规的装备配置外,还要求追加部分特殊装备,如枪械、防刺服、催泪弹等等。明确任务能够减少装备配置的盲目性。另外,精确保障系统的透明性还能杜绝操作人员从中牟利的腐败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的“耗损",从而实现经费节约。

  (三)有利于增强警用装备保障实力 警用装备精确保障系统的建立有如下作用:明确了警用装备建设规划,健全了警用装备标准体系,增加了特种警用装备的配备,完善了应急物资储备和调拨,加强了警用装备的科学研究。这些方面能力的增强,又促成了警用装备保障实力的大幅提升。

  (四)有利于推进警用装备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每 一个单位对自身活动效益的检测。 投入与产出的比值越大,说明其效益越高反之则越低。警务装备保障并不是盈利性的活动,不能单纯用费用的得失来衡量其绩效的高低。对装备保障成效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对警务活动结果的评估来体现,这一方面可由政府其他部门和公众的满意度得到印证: 公安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评估也能体现出其效益的高低。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