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局株洲清水塘PPP项目专题报道(十一)在污染重地建“会客厅”

2021-07-06  来源:互联网 

清水粼粼,绿树成荫。俯瞰株洲清水塘产业新城,正在收尾的清水塘城市公园最抢眼。成型后的主湖区,就像一朵绽放的马蹄莲,仿佛在以最美姿态迎接一个月后的开园。可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人人“谈而色变、掩鼻避之”的污染重地。

清水塘城市公园是湖南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蝶变”重生首批启动建设项目之一,总面积约为1416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清水湖、环湖慢行道、景观绿化等,于2019年9月正式开工,由中交三航局投资建设。

根据规划,清水塘城市公园不仅为周边百姓提供最美湖景,还将兴建环湖科创园,引进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工业机器人开发、3D打印、智能机床、工业化智能设备等高端智能硬件创新企业,打造清水塘数字智造产业集聚中心,未来将是清水塘产业新城重要“会客厅”。

按照施工路线图,清水湖率先实施。不过,这之前需先对大面积的污染土进行治理。经过近70年的浸染,原地块含有十余种重金属污染物,污染土方量高达10万立方米。开始,项目团队按照设计修复流程,先分层开挖污染土,再异位稳定化固化处置,进而完成治理修复。

但没多久,地方要求公园主湖区要提前实现蓄水成湖,只留给团队一个月时间。“今晚必须拿出对策,抓紧优化施工方案,先快速把土清理干净。”中交三航局株洲清水塘PPP项目环境工区生产经理徐业勤在会上下了死命令。

几番讨论后,项目团队打出“组合拳”,整合污染区,将近百个分块区域拼成一整张施工图,从而将散落各土层的污染土连成一片,实现一层开挖到底。然后结合现场施工许可和反复推演验证,投入4个班组以最快的速度取样检测1次,扩挖1次。最后将开挖的污染土做好暂存处置,防止二次污染。终于,挖土速度上去了。但此时徐业勤仍眉头紧锁,回填土从哪里来又让他伤脑筋了。

原来,公园地势低洼,需回填大量的新土来整体抬高四周,使之与环湖道路无高差顺接,又与周边的环湖科创园地势齐平。唯有此,才能保证最佳景观效果。“这样一来,就改变了挖土成湖的传统套路,最终我们的清水湖是‘堆’出来的。”徐业勤介绍。

经测算,整个公园回填土方高达51.3万方,面积足有38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然而,清水塘片区土壤已基本被污染,没有合适的土方换填,项目部只得从片区以外找土。一番努力后,终于从长沙找到土源。随即,项目部开启疯狂填土模式,从湖底开始,由下至上分别采用黏土、防水毯、黏土、种植土进行回填,合力承担防渗,保护水生植物、树木生长的重任。

“那段时间,工人们几乎每天都在土里‘摸爬滚打’。”环境工区负责人张恒勇笑着说。在大家不断地努力下,清水湖成型了,主湖区如期蓄水。

但蓄水成湖还不够,还需对水质修复。该湖水主要源于清水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水体十分浑浊,透明度低,感官不佳。“关键是要提升水系的‘免疫力’,具备自净能力。”徐业勤说,“主要通过‘以水养草’‘以草养水’两个阶段来实现。”

为帮助水生植物早日安家落户,项目部先是利用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对繁殖型病原菌和野杂鱼虾进行消杀,对基底消毒。还在湖底均匀撒上聚核菌碳,增加土质的微量元素,调解土壤结构,帮助水生植物在新开挖湖底快速成活生长。

但依然不够,项目团队在湖泊与清水河连通处修建节制闸,并种植生态基结合耐污型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进行泥沙沉降及污染物拦截净化,改变进水质量。

“以水养草”完成后,项目部迎来了水生植物栽植重头戏,以增加水体的含氧量,吸收有害物质,提高清水湖自净能力。经过反复比选,项目团队在湖区水深位置种植耐污马来眼子菜和耐污轮叶黑藻,四周则种植四季常绿矮型苦草和耐污亚洲大刺苦草,确保净化与景观效果。

并非种植完就万事大吉,项目团队还投入太阳能景观浮岛曝气机,增加水体含氧量,保证水生植物良好生长。之后又陆续在湖中加入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完善食物链,实现水中营养成份的自然转换,实现水体自净。经过系列治理,清水湖清了。

目前,工程师们正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收尾——绿植种植。一个月后,将正式与公众见面。而投资约22亿元的环湖数字智造产业园项目也正加速推进,预计明年6月可建成。城市“会客厅”,未来可期。张序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