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溃败的同一年华为猛进,巨大反差显示五个朴素的道理

2019-01-04  来源:互联网 

最近,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很多人都嚷嚷,冻傻了。而与此同时,同样达到冰点的还有共享单车企业ofo,押金退款据说已经排到1000万人。此外,两强中另一位摩拜据说也是月月亏损,不得不进行调整。

据说,共享单车累计烧掉了600亿元投资,而与此同时,华为表示2018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手机销售超过2亿台。具体到产品上,首发的荣耀V20被抢购,媒体对其赞誉有加。

这强烈的反差,是很多人一年前想不到的。首先,人们不一定想到一年后,共享单车能落魄到这等地步。其次,人们也不会想到,华为能够愈挫愈勇,在遇到最大挑战时,依然可以逆流而上。

当然,从个人角度,大家也关心自己手上的押金退了没有,还有是否下轮可以抢到心仪的手机,这也都是个人的小目标。

不过,在这2018与2019交接之际,只要我们仔细想想,就能发现,原来这种反差并非偶然,其中蕴藏着很多朴素的道理,有因必有果。

一,技术密集比资金密集重要。可以说,华为的技术研发投入,是国内最高的,无论手机,还是麒麟处理器,包括产业链,电池、屏幕、天线、基站,还有强大的5G。与华为技术密集相对应的,共享单车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看来都是空中楼阁。

二,烧钱要考虑经济性,不等于浪费。为了达到战略目的,适当的战略亏损是很常见的策略,但烧钱不等于浪费,比如车辆设计方面是否合理,员工薪资是否太高,管理是否不够精细,如何避免管理漏洞,在车辆保护方面是否还有改进空间,现在想想很多钱并没有花出效果。

三,高附加值产品受欢迎是有道理的。在国际上,资本更愿意投入到高消费产品中,奢侈品中,比如跑车,比如豪宅,比如奢侈品服装,比如苹果手机,但大众产品,则显得关注度不足。因为对于用户来说,如果自己手头消费能力有限,再多的补贴也难以刺激长期消费的。

四,想让普通收入用户掏钱是很难的。在全民上网的情况下,很多市场用户很多,烧钱很容易就上亿,但并不一定就是大金矿,用户有时候是来薅羊毛的。给用户优惠容易,让用户大笔支出,就难了。就连此前火爆的P2P,也是因为承诺给用户高额回报,才让用户掏出真金白银的。想让用户掏钱,其实需要很硬核的理由。

五,想量变引发质变,也很难。我们可以看到,共享单车在一个城市经营中,都有很多问题,车辆损毁,分布不均,挤占公共场所,还有很多问题。这些没有解决,就铺开到所有城市,甚至国外了,这确实引发了质变,只不过不是好方向的质变。

但是,这些概念却被国内投资人、创业者们用得666,什么规模、量变、布局、风口、变现,设计了很多支撑其投资和扩张合理性的观点。到底是谁的钱,被花得这么义无反顾,现在还值得玩味。

其实,早在2017年8月,德国《经济周刊》就以《白痴经济:中国的共享泡沫》为题发文评价共享单车,并表示共享的繁荣最终可能破灭。现在看看,不得不说我们还是要相信一些朴素的道理。

在今年早些时候,当看到北京五环外,大桥下那片荒芜的草丛里,堆满了共享单车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互联网史上不说最大,也是最大之一的一次浪费,就在眼前了。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