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木:回想国际部当年“创收”的故事

2018-10-28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劳木先生讲的当年创收故事很有趣,说的是一个单位的事,折射的是社会变迁,人情世故。

上世纪80年代末,人民日报编委会作出一项决定:今后各部门可以发奖金,但要自己创收,也就是说钱要自己挣,挣多多发,挣少少发,挣不到不发。可以发奖金大家自然高兴,但国际部上下却喜忧参半,感到压力很大。报社其他部门能够想个由头向国内企业拉赞助,国际部就没有这个条件。驻外记者当然认识国外的有钱人,但人家钱袋子捂得很紧,哪里会轻易给什么赞助?

老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既然是国际部,就应该围绕“国际”动脑筋,找财路。于是,一长串五花八门、可笑可爱的创收故事应运而生。

“劳务输出” ,胎死腹中

当时,国际部一位同事的夫人在阿联酋中国公司工作,从她那里得到一个信息:海湾地区国家特别需要家政服务人员,尤其是年轻的女性。如果能找到合作单位,事情办成,可以按照业绩拿中介费。这对于创收毫无起色的国际部来说,无疑很有吸引力。我们立即行动,派人去劳动部和中国妇联等单位了解情况,物色合作对象,知道了这叫“劳务输出”,不违反政策,已经有单位闻风而动。然而,考虑到让年轻女性去一个陌生国度,或可能进到一个底细不明的家庭,风险太大,一旦出事可不得了。部委会斟酌再三,认识一致:我们虽然缺钱,但这份钱不能拿。所谓“劳务输出”,尚未启动,便胎死腹中。

“法国评奖” ,初战告捷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纷纷问世的造酒企业热中于参加国际评奖活动,总觉得若从国外捧回个大奖是让企业创牌子的捷径,要比花钱打广告有用得多。1915年张裕葡萄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夺得金牌,一百年后的今天仍被国人津津乐道,就很具诱导性。经人牵线搭桥,国际部同河南一家酒厂联手,组织国内厂家去法国参加葡萄酒和白酒评奖活动。大致分工是:河南那家酒厂负责招揽参赛者,国际部负责办理去法国参赛的一切必要手续。参赛费用每家企业5万元,交给国际部和河南酒厂任何一家均可。活动很成功,结果皆大欢喜,所有参赛厂家的产品都获得金奖或银奖,没一家空手而归。遗憾的是,由于事先对活动收益的分配未作硬性规定,结果哪家收到参赛费就归哪家。扣除相关费用,国际部实收十几万元。虽然明显吃亏,但也很高兴,毕竟这是部里创收活动开展以来的第一笔收入。

这次活动,让我们明白了两点:一,以盈利为目的的国际大赛评出的这奖那奖,就那么回事,说俗点,不少是花錢买的;二,同外单位联合搞创收活动,事先一定要订个有约束力的合同或契约,保证利益合理分配,以免事后闹矛盾,伤和气。

“合办特刊 ”,意外收获

在一次外事活动中,巴西驻华大使对懂西班牙语的张仓吉同志说,巴西国庆时,使馆计划请国际部帮忙,在人民日报上出一期特刊,介绍巴西的发展进步以及巴中友好关系,不知有没有困难。这事一听就很难,难在从没有外国在中国党报上出特刊的先例。我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把巴西大使的要求报告给当时统管对外宣传的外宣办主任曾建徽同志,希望他能点头。他一听直摇头:“这事太大,我做不了主,至少要关根同志拍板。”我请他帮忙。过了几天,在一次会后,他告诉我,那事成了。口说无凭,他当即写下以下内容:“巴西大使馆希望在人民日报上出特刊一事,关根同志同意。”报社领导对这件事十分支持,要求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国际部完成任务。经与巴方商定,特刊随人民日报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五大城市发行,这意味着,上述城市数十万人民日报的定户都能收到这期特刊。关于费用,巴方很大度,但也不无“能省就省”的打算。大使请我与小张在巴西烤肉店商讨费用时,还请一位新华社记者在场,或许就有防我漫天开价之意。

这项活动国际部收益颇丰,还得到社领导的表扬。此后,泰国、德国等一些国家也依样学样,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特刊。与外国合办特刊成为一段时间国际部创收的重要来源。

“巨额提成”, 黄粱一梦

驻外记者也被委以创收的重任。1995年年中,驻加拿大记者站传回重要信息:一家加拿大奶制品企业,打算投资4000万加元在中国建一家牧场,委托中方帮助选址。经多方打听,我们选了山东省潍坊地区东营牧区,牧区领导欣然同意。那时各地都鼓励招商引资,纷纷出台规定,引进外资者可得到相当于资金3%一5%的中介费。按当时汇率折算,4000万加元约合2.7亿人民币,提成即便照3%计算,也有800多万人民币。事关重大,事不宜迟,部里让我和负责金华达公司的果永毅同志陪加方赴现场考察。实在是去的不是时候,深秋的草场,牧草枯黄,有的已经收割,天公又不作美,刮地的大风扬起草屑粪土,不到一个时辰,个个灰头土脸,西装皮鞋惨不忍睹。我们也觉得不行,对方就更不会相中。

这件事给出的教训是:我们太急于求成,工作又不细致,未做先期考察就贸然向对方发出邀请。假如选在夏天,绿油油的草原一望无际,间或出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结果或许就不是“黄梁美梦”一场。 当然,不会有这个“假如”,因为我们太怕坐失良机,“肥肉”被别人抢走。

“跨国生意” ,识破骗局

许多年前,在报社西门的斜对面,有家叫会贤楼的饭庄。不知是风水不好还是经营无方,常年生意惨淡,而马路对面的竹叶青饭馆总是顾客盈门。饭庄老板很不甘心,起意要干大买卖。有一天,国际部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被邀去饭庄共商合作事宜。他让我们知道:想跟国际部联手做大米、黄豆等进出口贸易;其父是新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刘晓;他经常出国,在美欧和非洲有业务。说来也巧,他声称常去的国家,在坐的几位中总有人在那里常驻过,谈及细节,他茫然不知。很明显,他是在编瞎话、设骗局,想拿人民日报国际部做招牌,为其做非法贸易打掩护,因为他肯定知道,那个年代粮油进出口贸易由国家垄断,个人插手,只能是走私。不过,他找错了对象,大概连国际部是干什么的也未摸清楚。骗局不攻自破,他白白搭上了一顿饭。(劳木)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