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抢滩车联网,汽车产业的第二个春天来临

2018-12-29  来源:互联网 

进入互联网时代的20年来,AI和移动计算发展迅猛,改变着社会各行各业,同样也在悄悄改变着汽车,除汽车动力配置外,正在对汽车行业进行着二次革命。

随着汽车行业增长放缓,购车人群接近饱和,消费者购买新车或者二次换车的动力不足,汽车市场需要新的刺激增长点。相较于早期买车看动力看配置,生长在移动互联网的一代更需要一台能够随时联网,有“大脑”的车。汽车的高度智能化,让产业的重心不断从硬件化向软件化,从机械化向电子化转变,大数据、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算法等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制高点,也促生了车联网云服务市场的发展。不同于目前市面上自称为“智能汽车”的只是将后视镜换成联网摄像头、将仪表盘换成可联网的触控操控屏幕等电子设备的叠加,车联网技术搭建起了一个云平台,并实现车-车互联,人-车互联的一个完整云互联生态体系。

如今新势力造车和自主品牌都加大车联网技术投入,一些车企都致力于与各种致力于AI研发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百度等合作,既保持着车企本身的大量用户积淀与市场,又利用着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那么合资车企车联网这一独特角色是否有能成为汽车行业增长的新动力?

较为平民化的汽车如东风雪铁龙、观致等公司都已经与斑马智行开始合作;高端奢侈类别如宝马与百度和腾讯进行车联网领域的研发;老牌福特也与阿里和百度与两大互联网巨头同时签约,寻求车联网领域的机会。很明显,传统车企和新兴技术互联网公司的关系暧昧,已欲将其长处融合,共同开创新的智能云汽车领域的市场。国企也不甘落后,上汽通用集团2018年8月,发布了全面推进5G高速网络、AR技术、高级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发的车联网2025战略,实现高度自动驾驶。近几年车企们关于车联网与互联公司合作、重视用户体验,完全向我们宣告着智能车联时代已然到来了。

根据车企的主要合作对象来看,目前,互联网公司自己研发的车联网技术还是以阿里、百度、斑马为主。BAT三巨头中,最早涉猎车联网业务的就是百度,早在2012年百度地图就宣布为车联网行业提供量身定制的 API服务,为车联网行业在线服务提供支持。另外,众所周知的,百度的AI智能驾驶技术在国际上都处在TOP位置,通过AI技术,致力于创造“汽车大脑”,车主只需要向导航系统输入目的地,车就会自动前往。阿里则是一如既往的关注用户的互动,它推出的杀手锏是Yun OS,可以通过绑定支付宝账号登录车机,就享受到阿里旗下任何公司出品的APP的服务,如高德地图、虾米音乐、支付宝等,依然是阿里的走用户粘合度形成商业闭环的路线。斑马也是阿里在车联网领域的一个棋子,由阿里和上汽共同打造,它的智行系统目前已有50万台车在使用,此后的Ali OS也会更侧重于汽车本身,投入使用。当然,在车联网领域中不会没有腾讯的身影,不过它来的较晚,在2014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腾讯才发布了自己的首款OBD车联网产品硬件——“路宝盒子”,表示开始进军车联网行业。

可见,BAT在车联网上的成就还是斐然的,基本都是通过创造出实用的、高大上的技术来与车企合作,来保证自己的高科形象,不过就是同时还要带一下自己企业的别的产品。但是,细细看来,真正对车联网从技术上、用户层面上有最大贡献的就是阿里了吧,百度在车联网的布局上做的是相对较为完整的,无论是网联、AI都有涉足。但每块都做的一般,并没有真正投用,Apollo自动驾驶,目前依然还是demo阶段,另外百度和腾讯的API和路宝盒子却也更像只是在导航系统上下足了功夫。但反观阿里,为了车联网的打造,专门做了斑马智行公司,也只有阿里的技术已经投产,2016年就成功把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实现量产。阿里的打法也很有前瞻性:AliOS做汽车技术,斑马做操作方案,Yun OS专做用户体验,这样最后就能实现一整个商业闭环,把用户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虽然阿里这是一整套的开发,是很困难的,但是它的投入和勇气还是令人佩服的。

车联网已是大势所趋,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化,互联网公司与车企合作也还是要做到全方位照顾到技术、用户,单纯的技术或服务的领先是不会长久的,很轻易就会被模仿和超越,只有全方位的运营能力才能对车联网有长久的价值。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