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之下:谁堪当未来环保先锋

2020-12-02  来源:互联网 

2007年12月31日,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废弃的塑料及其制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第一道“限塑令”: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时隔十三年,2020年1月16日,经国务院同意,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第二道“限塑令”: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

两道“限塑令”,步步升级,有废有立,而限塑之下,谁将堪当未来环保先锋,成为优选塑料替身?近日,记者零距离接触江苏宜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琴女士,不但了解到陈总经理创业的艰辛和不易,更深刻地认识到,未来世界,不可降解制品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可降解生物制品将走进千家万户;走进超市、商场、酒店;甚至走进农村的田间地头。

江苏宜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国琴

创业历程

谈到创业伊始,陈总经理难掩伤感。她接触生物降解这个行业,已整整五个年头,期间的颠沛心酸自不必说,一次次地研究新材料;一次次地专家论证;一次次地艰难试验,没有一些韧劲和钻劲,怎么会坚持到现在。记得有一次,一个新的材料递到她手中,她反复思考,感觉这种材料即实用又廉价,而且市场来源宽泛,如果真能试验成功,那将是生物降解领域的福音,更是黎民百姓的福音。她组织研发团队开展实验工作、走南闯北、田间地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环境测试,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她们相信一定会找到解决办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也就是从那一天起,陈国琴团队研发的生物降解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陈国琴女士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随后,在生物降解行业,陈国琴女士一跃成为了明星人物。她主导研发的生物降解技术,不仅得到了中国生物降解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的认可,并且获得国际通行的完全降解行业许可。中国知名经济学者、高级经济师汤志德曾表示:陈国琴团队研发的生物降解技术或将是当下最适合中国推广的技术,因为它实用、廉价且原材料市场充足。

陈国琴研发团队的相关产品展示 图

生物降解:小小秸秆成天使

一说到技术上的事,陈总经理开始滔滔不绝: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近些年来被不加节制地大规模使用,导致白色污染肆虐,变成了全球一大公害。 在此情况之下,特需要生物降解材料来代替一次性塑料制品。在这个背景下,陈国琴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研发出了用“秸秆”代替“塑料”的“耐高温”“可持续”“高环保”的降解材料。就是充分利用农作物的废弃物—植物秸秆作为原料,通过对天然高分子材料超微、活性以及一系列工艺等高科技手段,使其成为热塑型天然高分子材料,成为塑料的天然替代物,不仅可以解决农作物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又能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一举两得。这是一次“秸秆”革命,更是一次环保革命。这次革命将使白色污染消失于地球之上;将使全球“禁塑”成为常态;将使环保领域真正实现“零填埋”“零焚烧”。能将一堆堆的农作物废料,变作五颜六色的精美包装袋;变作各式条样的生活餐具及儿童玩具;变作农民田地里的生物薄膜,我就感觉它们就像无数个插着翅膀的天使,围在我面前跳跃和飞舞。

陈国琴研发团队的相关产品展示 图

社会反响:秸秆成人类福音

近年来,陈国琴团队的科技成果陆续面世,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各界知名人士纷纷表示,用“秸秆”代替“塑料”,让环境做到零污染,这对于人类来说,不只是天使降临到人间,更是人类的福音和骄傲。有了这些小小的秸秆,人类告别白色污染将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多少年来,白色污染肆虐,给人类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呀!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当温度达到65℃时,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白色污染”的危害更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是指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而潜在危害则是指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烧毁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产生的大量污染性气体使臭氧层变薄。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问陈国琴女士,您一个女同志,是什么样的意志促使您完成如此艰难的工作?她说:“看到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伤害我心里确实很难过,我这样做只是想为社会做一点贡献,还子孙后代一片净土,实现我的人生价值,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