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实施运营全程录音 媒体:这个做法很方便快捷

2018-09-11  来源:互联网 

滴滴实施运营全程录音 媒体:这个做法很方便快捷

在发生了多起司机针对乘客的恶性犯罪事件后,滴滴出台了新的整改措施:在行程中,司机、乘客分别录音并上传到滴滴服务器,录音会保留7天;如果出现投诉、纠纷,滴滴、警方可以调用录音。

全程录音是一个很省事的做法。实际上,滴滴这是再次把运营成本甩给了乘客和司机。

出租车保护乘客的方法其实挺多的,例如,深圳今年在电动出租车上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司机需要刷脸打卡才能开车,而且每2小时需要再刷脸一次。河北邢台则在出租车内安装了安防摄像头等等。

虽然这些措施不能完全防止犯罪,但比起录音上传,犯罪成本显然高得多。

但就像以前的淘宝、现在的拼多多,在起步阶段对假货睁只眼闭只眼,滴滴的思路也是类似的:以低成本为先。所以在人脸识别、车内摄像头、线下核查、录音上传等方法中,选择了最低成本的一种。而且是靠司机、乘客来录音,把建立客服系统也省了。

把成本尽量甩给别人,是滴滴的核心商业策略。

滴滴的所谓“共享”,是整合外部闲置的司机资源。整合外部资源,最大的问题是服务质量管控。在这个商业模式下,如果要有稳定的服务质量,平台是需要把汽车、司机逐步职业化的,或者变成撮合职业服务的平台。

商业策略相似、意外频发的Airbnb就是这么转型的,在今年,Airbnb上线了酒店房源,还把房东注册信息向政府主管部门披露。也就是说,整合外部资源,其实是低估了外部的成本的。原本外部的协作方,以及相关用户可能提起的诉讼或维权,会逐渐成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培训成本甚至负债。

而滴滴一直在管理上节约成本,节约到连司机的基本认证信息都难以保证准确。但再省钱,还是巨亏。

上周,程维在滴滴发布了信函,在信中指出,2018年上半年滴滴亏损超过40亿元,毛利率只有1.6%,给予司机、乘客的补贴超过117亿。成立6年来,亏损390亿。在亏损以外,今年上半年,滴滴还遇到新的对手。

美团打车在南京、上海上线了,1月-4月,美团向司机补贴了9.76亿 。其中,在上海,上线出租车和快车服务不到20个小时,美团打车日订单量突破10万单,上线第三天,单日完成订单量突破30万单,在上海的市场份额已达到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整合外部司机的互联网打车市场是一个客户黏性很低的市场,一旦提供补贴和低价就能拿到市场份额。原本行业领先者的规模优势其实不堪一击,需要持续不断消耗资本才能维持表面优势,而这个行业的发展也只会是价格战和行业整合的轮回。

在这样的产业特征下,滴滴只能不断僵化为一个想尽办法节约管理成本、争取早日上市让投资方退出的公司。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