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枚”混战,Space X光环下的中国商业火箭众生相

2018-09-03  来源:互联网 

Space X的惊人成功与增长,带给了航天领域无与伦比的震撼与启发。低轨商业化,空天一体网络的建设,开启了新太空经济时代。作为太空经济中最核心的运载工具,运载火箭仍然是行业中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瓶颈问题,也带来了对运载火箭的刚需,形成巨大的行业机遇。运载火箭,不仅是通往太空的核心基础设施,更是未来天地一体化网络的根本保障。

世界商业航天如火如荼的发展,不甘落后的中国商业火箭企业,自2015年开启了中国版Space X的角逐后,在今年迎来了“爆发期”。4月5日,星际荣耀发射亚轨道(探空)火箭“双曲线一号S”;5月17日,零壹空间发射亚轨道(探空)火箭“重庆两江之星”;8月20日,蓝箭航天“朱雀一号”三级运载火箭总装完毕,并对外宣布拟于第四季度进行发射;而9月初,星际荣耀、零壹空间又将发射各自的第二枚亚轨道(探空)火箭……

短短3年多时间,60余家初创企业入局,资本不断加码押注,民营火箭高歌猛进。值得注意的是,早期,不论是“首枚民营火箭”,还是“首枚自研火箭”,各家火箭公司都在不约而同的打出“首发”标签。但是这一枚枚“首发” 后面对应的却是“亚轨道”和“验证型卫星”等专属词汇。让人不禁开始思考,现在民营公司的火箭是否真正代表了国内民营航天的真实水准?民营航天是否已在追赶、比肩国外同类公司并出现“中国版”SpaceX了?在“唯快不破”的互联网思维影响下,航天产业固有的发展规律是否会就此改写?

从左至右,单级亚轨道(探空)火箭“OS-X”、单级亚轨道(探空)火箭“SQX-1S”,三级运载火箭“ZQ-1”

商业火箭,是否要“重新发明车轮”

众所周知,在卫星发射市场中,运行于亚轨道的探空火箭承担不了商业卫星发射需求,真正能够带着卫星入轨的运载火箭才是开启“商业航天”的关键。 发射一枚可以入轨的运载火箭,毫无疑问早已是各家火箭公司的共识,那么此前发射的两枚探空火箭,究竟是一个初创公司前期必要的技术积累,还是一种吸引资本、混淆概念的噱头呢?

在“入轨”目标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对民营公司来说运载火箭是否需要通过发射探空火箭来进行先期技术印证,一方面也许受团队经验和技术能力所限,但换个角度来看,也许本质是在探讨是否需要“重新发明车轮”的问题。

中国是毫无疑问的航天大国,在50年代已经发射了多级探空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也称得上金牌火箭。到今天,中国航天的发展已有60余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已经建立出一套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在运载火箭发射、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方面均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截至2018年8月,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283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5.05%。而自2013开始推出的小型运载火箭“快舟”系列,更是以其快速集成、快速入轨的能力,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的最快纪录。

换言之,中国民营商业火箭的起点很高,出生在巨人的肩膀上。民营火箭企业自成立便大量引入体制内的成熟人才,在这样一个“投资精英+航天人才”的双保险模式下,如果团队配置基本齐全,运载火箭是基本的起点。立足于从50年代的技术水平开始从探空火箭开始“探索”,似乎有些舍本逐末。

运载火箭制造,基础问题仍待解决

探空火箭没有商业逻辑,持续发射反而会损害那些真正面向市场的资源投入。既然如此,大家为何不直接从运载火箭开始做起?

归根结底,运载火箭的研制工程量极大。一枚运载火箭,从设计方案的萌芽到实际发射尘埃落定,是一个无比艰辛且复杂的过程:提案-评审-设计-制造-装配-测试-交付……这当中需要消耗的时间与人力成本足够令大部分民营运载火箭创业者望而却步。从另外一方面,研制运载火箭所需的人才及专业配置要求极高,能够有完整研制能力的团队在全世界亦凤毛麟角。

通常来说,非载人的运载火箭可分为八大系统:分离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测量系统、外测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以及地面发射支持系统。其中每一系统又包含众多控制参数与设计难点,例如控制系统需要控制火箭按照预定的轨迹进行运动,便需要对火箭的点火发射时间、飞行精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行精确计算。而对于地面系统来说,则需要考虑如何在避免安全隐患和风险的前提下,对地面系统进行重复利用,如何减少发射场的操作人员以及如何降低发射时间。

随着行业的日趋成熟,动力系统逐渐成为了民营运载火箭企业竞争的核心, Space X和Blue Origin在液氧甲烷上的巨大突破,液氧甲烷发动机也成为中国商业火箭企业的标配和赛马之地。中国商业火箭企业的竞争,不仅是入轨运载火箭研制的进度之争,更重磅的,已经变成谁能率先研制出可以支撑符合市场需要的火箭液体发动机。

远离概念炒作,实现民营火箭真正“入轨”

国防科工局、航天局在2018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上表态支持商业航天,以及近期国防科工局领导带队考察民营火箭企业等种种迹象均表明:在国家鼓励商业火箭有序发展、开放发射场资源的背景下,中国距离属于自己的Space X的距离空前的近,中国民营火箭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正如我国长征11号运载火箭发射总指挥在一次公开论坛中所表述的,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应该是将60多年来积累的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人才体系等传统航天基础,通过激励机制,快速转化成商业航天产业链体系和人才模式,从而进行商业模式、研制流程以及供应体系的再造。

这也意味着,高起点的中国民营航天,不应该玩弄概念浪费时间,立足市场需求直奔主题才是明智之选。运载火箭的研制,繁琐而神圣,精密而质感,震撼人心的并非只是火箭发射的几十秒,而是在测试台和工厂中对产品的千锤百炼。说到底,火箭公司的精髓在顶尖人才和基础设施加总建立起来的能力,就如互联网造车是否可行的命题一样,造火箭没有捷径。

目前,美国SpaceX公司的Merlin发动机已经迭代到第五代,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地面状态达到了300吨,中国的YF系列已经做到了460吨。可以预见,随着未来一年民营火箭行业空前的发展机遇,能够成功取得发射许可、发射卫星入轨的企业将率先验证全链条的运行能力,才仅仅是拿到“世界级火箭企业俱乐部”的入场券。然而,想要走的更远,还需要可以在世界舞台上角逐的产品。无论国内的商业火箭包装出如何繁复的概念,最终决定企业价值的,是发射服务需求方而非资本方,最终还是要回归市场需求和产品本身的价值。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