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链科技Video++出席2018亿邦智能商业大会

2018-04-12  来源:互联网 

  【亿邦动力网讯】4月12日消息,在2018亿邦智能商业大会上,亿邦动力网总编贾昆作为主持人,星创视界集团董事长王智民、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Video++联合创始人董慧智、创新工场AI工程院创始人王晶就《智能商业序幕拉开2018年有哪些“通”与“痛”》展开了讨论。

  据悉,2018亿邦智能商业大会由亿邦动力网主办,于4月12日在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举行。

  本届大会以“智·商”为主题,试图驱动智能技术,颠覆商业的运作方式,助力实体经济加快数字化与智能化。

云图片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为演讲实录:

  贾昆:我是亿邦动力网的总编贾昆,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在这里探讨一些跟智能、商业共同的一个话题。我刚才听了一下汪老师的演讲,他说智能商业是下一波浪潮的开端,里面包含了移动支付、第三波人口红利以及消费升级,包括AI将来给我们的商业行为造成各种各样的变化。

  我做一个小小的过渡,今天作为我而言怎么看待过去的电商和未来我们面临的智能商业之间的关联性。昨天我看到了有赞的创始人白鸦,突然想起以前看到关于白鸦的一篇报道,当时这样描述他,一个白衣少年,带着忧郁的目光,斜看45度,仰望星空。

  我刚入行,我想电商人都是这个画风吗?这么文艺吗?他们不是一帮商人吗?我有点焦虑,我想未来的阶段,我所在的媒体要面向很多这样像写出白鸦那样的好文章、好的报道,我压力很大,我想我的报道会不会有他们精彩?那个时候有各式各样的电商,卖内衣、袜子、珠宝、鞋服各种。

  今天我再看的时候,发现我过的还算比较精彩,为什么?一方面是过去的七八年一直专注在电商领域,第二也的确是同行的衬托,我发现原来再关注大量的电商媒体和记者、从业者,对电商的热情他们不像以前那么高,他们可能都跑到区块链去了,我看的时候想可能也没那么焦虑了。

  涌上我心头的另一种焦虑是,今天的互联网人他们的嗅觉的敏锐度很高,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风口。当下一波浪潮的开端的时候,他会怎么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我内心的焦虑是,是不是我们应该寻找一下新的市场空间和新的增量?

  但是,听完刚才汪华老师的分享我内心还是很踏实,我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还远未到来,另一方面,下一个开端究竟会是怎样?我简单列了一个算法,也是个公式,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最朴素的经济原理。我们说电子商务是什么?可以理解为因为有了过去的互联网技术,有了这些基础设施、物流、支付,所以在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个应用,那就是电子商务。今天它和线下融合了,比如OMO,可能就是实体经济正在发生数字化的变革,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紧接着移动互联网出现了,比如白鸦在做基于整个社交生态的电商,我们发现社交变得非常重要。社交电商开始出现,微信几乎已经成为我们最基础的设施,渗透到千家万户,更多的城市和地域。

  接下来智能出现了,我们内心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它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很好理解,智能技术生产力引发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会出现实体经济的智能化,这个智能化是什么?简单画了一张图。

  可能这个曲线大家比较熟悉,从一个新生的技术出现,到走入到最高峰,出现泡沫,回归理性,再持续发展。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今天的AI时代。我的个人感觉是说,AI会出现这样一个更高或者更大的浪潮,它和过去的PC、移动互联网不太一样。而且我们觉得有一个特别需要关注,就是这条红色的曲线,实体经济的变化,实际我们发现过去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一直总会有一些冲突或对立感,直到近些年他们开始融合了,相信在智能领域这个融合一定会出现,我所期待的下一波的机会,我认为的话,可能是基于整个智能技术应用,我们相信它会诞生一些更巨大的公司,因为在这波浪潮掀起的海浪可能会更大。

  第二,由于实体经济和智能技术进一步的融合,就是的智能商业的出现,这里面依然会产生很多新的市场,我在这里画了一个圆圈,这里面是我们特别值得看和期待的市场,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把大家请到这里一起探讨这样一个话题。

  我简单做一个抛砖引玉式的开场,这是一个互动环节,今天我们要请出四位核心嘉宾是想讨论这几个核心问题,也想解答刚才主持人所困惑的问题。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真正的四位主角:

  星创视界集团董事长 王智民

  深兰科技创始人 陈海波

  Video++联合创始人 董慧智

  创新工场AI工程院创始人 王晶

  借着这个时间,我们请几位重要嘉宾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陈海波:我是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王智民:我叫王智民,宝岛眼镜董事长,我们表面上是卖眼镜的,实际上是医疗服务的眼视力服务商。

  董慧智:大家好,我叫董慧智,我是Video++联合创始人CEO,Video++其实是专注于视频里的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其实就是把人工智能应用视频,然后转化成广告、电商、游戏等各种各样的商业应用的这样一个专门垂直类的公司。

  王晶:大家好,我叫王晶,我是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创始人,作为一个投资公司,我们成立工程院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将AI技术实际运用到企业当中去,所以我们聚焦在零售、金融和制造,零售是我们最最关注的行业,刚才也提到了我们五大块,从前端、店面到后端一直到供应链等等的优化环节,所以我们是一家AI应用的公司。

  贾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先做个展开的了解,随着问题的展开他们对智能商业的理解会有更深入的阐释。

  因为智能技术出现,可能会涌现很多新公司,会涌现很多基于智能技术的公司,但是因为目前整个市场是BAT的,大家最近讨论的还有TMD。我们期待未来不管你今天怎么看待你所面对的商业世界,在未来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顶级公司?而且我期待的是巨型公司,因为只有这样的公司出现了智能商业才有奔头?

云图片

  深兰科技创始人 陈海波

  陈海波: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社会资源无论是资本还是别的,向头部企业聚集这是正常的,每个领域应该会有聚集的公司出来。但是内涵上可能永远都不会只有一个风投,因为观众需要的是很多人散打才最好看,当有一个巨大的风投出来的时候,相信政策、社会、资本都会让他一分为二,还有另外一种力量会培育更多的人来跟他对打,所以唯一巨大的巨无霸不会出现,但是会有很多第一梯队。

  贾昆:你觉得你是那个散打选手还是有一天你也希望打打别人?

  陈海波:我们肯定是要上擂台散打的那一群人。

  贾昆:这位(王智民)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人,虽然是传统零售起家,但是在互联网、智能时代,身段非常灵活,吸收能力非常强,思辨能力也非常深,我想听听你是怎么面对这个事?

  王智民:刚才汪华老师分享的时候我心里好开心,因为对传统零售来讲,传统商业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两年之内要被站队的机会非常大,所谓“站队”指的是,你必须选择谁是你的核心方,因为传统企业本身不具备这么强大的科技能力的开发,但是对传统企业来讲是巨大的挑战。刚才我看到创新工场对整个新零售或者是说智能零售整个AI的布局恰恰就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所以我在想,应该未来还是非常有可能会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创新工场的机构或公司,提供行业里更深度垂直的一些工具或用法。如果这样的话,对整个商业界绝对是好事,因为大体系有大体系的好处,但是也有它的缺点。我们现在正切入医疗,而且是智能医疗,智能医疗目前不是BAT能够理解的领域。

  贾昆:谢谢!

  董慧智:其实我们自己就在局内,我们现在也是做某一段内垂直类型的散打选手,我一直觉得更优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面前,所谓的体量、巨无霸的优势都是不堪一击的,这是第一个点,所以我觉得就像以前的微软一样。

  其实我在很久以前读书的时候,大家觉得微软那么大的一个体量,那么强的垄断地位,几乎不可撼动,大家都知道微软在现在的商业帝国里面其实已经排的比较靠后了。所以我相信像BAT他们自己都在说,可能一个不留神自己就已经没落了,没有赶得上某一个浪潮的船票就可能被抛在后面了,所以我相信未来会有大的体量的新的生产力的一个公司出来。

  另一方面,我觉得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组织形态也在变化,一个巨无霸的公司往往不如一个生态联盟来的更好点,比如说小米现在的体系其实就是一种联盟,小米只是一个牌子,但他下面的各种公司、各种体系其实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了,并不是一家公司,所以相信未来应该是商业联盟的社会,互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状态。

云图片

  Video++联合创始人 董慧智

  贾昆:帝国形态和联盟形态里你选择联盟,是这样吗?

  董慧智:我相信应该是这样的,会有几大巨头,然后这几大巨头身边会围绕各种各样的联盟,应该是这样的状态,未来的公司应该是几个大的平台公司,然后有各种各样非常棒的小的公司,但实际所有小的公司联合起来体量或者会远超过所谓平台公司。

  贾昆:一旦业界出现了比较好的联盟,你一定率先挺身而出,愿意加入的?

  王晶:我自己觉得这个答案很确定,因为五到十年之后AI这波浪潮会整个重构我们的就业结构,我们从商业的角度服务于终端用户的各种模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一定会有BAT这个级别的公司出来。

  如果只看人工智能,当中也有很多不同的方面,像无人驾驶,一个方面相信就会有很多巨头出来,再加上语音、视觉等能力将会有很多方面,一个是赋能于现有经济体的升级,还有创新型刚才说的联盟,就是打造一个全新的链条,这个将来都会有很多机会,更多是你更了解增长点的客户的需求,服务于他到位的这些,才能真正给客户带来价值,才能留存下来。我觉得将来机会非常大,不说重新洗牌吧,但至少当中有很多洗牌的机会在里头。

  贾昆: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过去在互联网出现之后,电子商务出现之后一直存在。有两种,一种是说在原有的领域里面深耕系统,做的更漂亮;第二种是作为外部创新,作为一个颠覆者的姿态进来,可能会有一种重新的结构。在智能时代到来的时候,它会继续延续这样的模型吗?如果让你们选,你们更乐于扮演哪样的姿态和角色?

  陈海波:实际上,我们深兰原来在海外没有规模之前也是做视觉方面的,也服务很多领域,回来以后我们第一个进入了零售领域,一般市场上认为我们是做零售升级,实际上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安防,如果说零售是我们的原有坐标,目前我们往深度做,还是会继续做下去,我们会继续加强。

  第二,在成为一个外部的颠覆者,实际我们进入很多行业,也算是外部颠覆者,比如造车,下个月会有一个发布会,可能大家会觉得有点可怕,没有那么可怕,我们致力于技术研究,技术会进入很多不同行业,比如教育,我们把老师每天写黑板的字变成一个老师的数据库,对教育很好,学校很开心,我们跟很多大学合作,你说我们是颠覆者,实际我们是赋能者。

云图片

  星创视界集团董事长 王智民

  贾昆:我觉得“赋能”是一个很狡猾的用语,后面如果再讲赋能,我觉得你不够真诚。

  王智民:2017年,我在集团内部开始讲一个概念,我说我们要准备进入眼镜3.0模式,比较简单的说,就是传统眼镜是眼镜1.0,电商是眼镜2.0,我们现在做的是眼镜3.0,今年我们会把眼镜3.0的模式全部完成,我们下个阶段是眼镜识别,只是眼镜2.0是在传统眼镜1.0的基础上不断拔高,不断把科技用到极端,但是眼镜3.0可能是一个颠覆者,我们既在现有的坐标上不断提升,同样我们也会不断设计,会有什么模式和力量颠覆现有的模式,我们会两边都会做。

  贾昆:你是一个深谋远虑的。

  董慧智:其实在原有的坐标系里面,中间还有两个角色,还有一个角色是联系者,其实美团做的是连接者的工作,还有一个是创造者,我可能创造一些新的场景出来,其实不颠覆任何人,但是我创造了新的东西。其实我们自己定位的解决连接者和创造者,我们首先在视频里面进行视频内容的解析、数据化,然后再去跟商业产品连接,这是我们做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用类似于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去创建一些消费场景,比如说把外卖放到视频里去,你看到一个大家吃的很开心的海底捞的场景,自己旁边就可以一键进行海底捞订购,这都属于创造场景。

  另外两个事情,比如原有坐标还是颠覆坐标都不是我们想做的,我们希望通过连接和创造,把可能原来不沾边的两种业态连接在一起,从而产生化学作用。

  王晶:主持人不让用赋能了,我换一个说法。我们其实有一个所谓“金三角”的思路,也就是说,我们认为眼镜这件事不可能像董事长这样更了解它,我们认为现有的价值链当中的每一个环节有自己的原因在里头的,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所以更理解、更贴近,就好像线上打线下的时候发现这么的野蛮和恐怖,存在是因为了解客户和理解他的需求,所以我们来帮助这些市场内的公司,已经参透了客户的需求,已经为他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业务的时候,但是他是需要在数据以及AI的进程当中有人能够帮助他,能够更多把他的增效还是降本运转到更好,这样有一天他想到一个新的商业模式颠覆自己或别人的时候,我们给他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让他把这件事做好,我觉得两者永远是都存在的。

  贾昆:提供弹药。

  王晶:对,我觉得这件事大家整体都要往这条路走,我们也不希望大的公司有所有的弹药,他们把这条路全都清空了,这样最大家竞争来说也是不好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站在更广泛的,不说中小型,而是说需要这个弹药的人的身边。

  贾昆:总结一下,其实发现在智能商业时代,这两个角色其实在慢慢的模糊化,不管是赋能、连接还是帮他提供弹药,实际我们在发现,未来我们面向的市场,它的界限,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可能不再这么清晰了,整个实体经济正在和新经济发生融合,融合的过程是整个市场的需要,智能的技术已经具有普世价值,不是单一的,王晶刚才讲的非常对,一定是能够给更多的人普慧,更多人享受智能带来的红利和产生的价值。

  第三个问题,智能我们可能不能理解的太过超前或太过科幻化,一定有它的边界,相信至少从目前阶段来讲是有边界的,比如海波做无人零售、无人车也是一步步来,不是一口吃个胖子。我还是想问一下,在AI的观众里面,我们现在看到的哪些是可以给客户、市场、从业者提供哪些现在还做不来的?大家心里知道,这样我可以跟它很好的融合。

  陈海波:这个问题实际我回答不好,因为我们一直是推崇技术的,我们希望能够做的更多一点。但是我觉得,如果哪件能做不来?我觉得再怎么也代替不了人和人的交互,对于无人店,我们有自己的看法,到底是谁需要无人店?商家还是顾客?顾客并不需要无人店,我拿钱买东西需要得到皇帝一样的服务。但是你不养收银员,我干了你干的事,你又不给我收银员补贴。我们也在想,最起码人是群居动物,我们天天人和在一起,人和人之间的很多事情是做不来的。

  贾昆:社交还是蛮重要的。

  王智民:我觉得如果只是讲AI的话,如果我们今天就讲科技跟商业未来,包括智能,我想现在可以看到的是,我们有一个先天优势,毕竟宝岛眼镜是全中国最大的眼镜连锁店,所以全世界最先进的未来科技我们都看得到,我们现在看到基本朝三个方向发展。

  第一个方向,谷歌眼镜很快就要回来了,因为眼镜还是人类最简单、最自然的可穿戴设备,所以下一步的东西我们已经看过好几轮了,这一波会再进来,这一轮进来的时候对AI的应用一定会跟上一代有很大不一样,估计两年内会落地,我们也已经跟这些公司合作起来了。

  第二个方向,朝生物科学,比如隐性眼镜,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药物释放载体,当你放在眼睛上的时候,如果你是慢性病的话,它会通过时间控制药物做释放,而直接进入人体里面,这是另外一个方向。所以我们现在要观察的是,未来所有混合科技,软件AI、生物科技、材料工程学可能对人类的科学会带来什么样的一种发展?我目前看到很少有边界,因为未来很多事情是不断的在发声,不断在推动,我对这方面倒是觉得还没有看到边界的地方。

  贾昆:可能站在这个角度讲,智能本身在应用方面有边界,宝岛目前做的事情反而打破了边界,你把原来的眼镜和未来的健康产业再做重新链接,是吧?

  董慧智:先界定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指的是现在这波浪潮的边界,其实有的,因为远期来看,很多年大脑都可以进行感知,未来长期来看是没有边界的。如果我们只看这次浪潮有一个很重要的边界,刚才汪华讲,我们AI能做的事情第一步是感知,第二步自动化,第三步优化,这个非常准确。所以我们把AI的边界可以定义为,第一步可感知的东西就不在AI范围之内;第二,自动化,自动化并不能产生提效的方面,比如服务,有一些并不能带来消费者真正的价值提升的并不在这之类;优化部分,现在已经很优的部分在提升方面就很有限。

  比如不可感知部分,比如人脑服务、传感器的技术所限,不能够感知的部分都在这个范围之内。你会发现现在大家说AI没有感情,没有办法感知人脑的活动,甚至连动物的大脑的活动都没有办法感知,这波浪潮就不太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建设,非常难。

  反而能够有所建树的是能够被数字化甚至被全部数字化的领域,比如说无人驾驶,我们常常说无人驾驶最好的理想状态是说,满城都是无人驾驶的车,并且人不要在上面走,人车分流,无人驾驶是百分之百可以实现的,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数字化,但人车部分分流很难,因为有一个人可能突然之间有了改变,他想急速拐弯,对无人驾驶来说它没有办法提前感知这个人的决策,只能靠传感器,如果传感器技术上没有这么先进的话,就很难完全实现无人驾驶。但如果真的脑机实现了,比如现在钢铁侠同学又开始研究脑机了,人的决策都可以实现感知了,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浪潮,就很厉害了。

云图片

  创新工场AI工程院创始人 王晶

  王晶:这个我还是很同意,凡是情感型和创造型的东西现在都还是比较难的,但以后不一定,因为运算速度上来了,回头算法的能力强了,很难说是不是有些事情可以在搜集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了。

  现在垂直应用,刚才提到的结账,因为我们也做一些这种方案,虽然缺失了人的交互,但是可能会利效,我就不用排队了,现在对我来说省时间、省力了,在需要人关爱的时候我觉得很必要的,但如果能提效,减少人的接触让我快速达到目的,我觉得很必要。

  我觉得,在这种垂直行业解决重复性问题,现在是非常适合的,有的时候多因素,比如说一个店长要考虑到好多因素才能决定我明天订什么货,可能天气原因,可能外面流行什么产品,或者附近学校有一个什么活动,都有可能影响我明天进货,但我不可能全部记住以前发生的事、预测将来的事,但是如果能把很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帮你做个判定,这件事就很有实施价值,我就可以把一个有经验的店长一定程度上复制,这件事现在来说对我们大家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边界真的很难画一条线。

  贾昆:其实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刚才讲的算法进入到经营过程里面,可能会产生效果,比如说算法这件事是不是一个黑洞?比如今天我的商业决策,包括很多东西,如果单纯市场化的算法,还是说交给过去的经验、过去的其它方式,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之前大家觉得互联网寡头时代到来了,会出现垄断。智能时代,汪华老师根据讲,说他有大量数据,加上人工智能的技术,会不会他的数据垄断性更强、更凶猛、更惨烈、更不人道?这两天关于算法其实有一些争议,我想听听各位的意见,你们对算法、数据这两件事情在未来时代到底值不值得信赖、怎么信赖?你们怎么看?

  陈海波:我觉得这个问题一个是数据拿进来,现在大量的数据确实在一些大的企业手里,在国家手里,这是一个问题,很多企业没有这么多数据,如果要获得投入很大。第二,算法到底有多贴近,正确性有多少,我觉得这两个问题会影响。

  这两点决定,我觉得未来各种算法到底是市场化的更好还是某些机构的更好,真的很难说,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企业的做法,在这方面有可能会受制于很多大的企业,类似于BAT这种大的企业,他们可能会因为巨量的数据得出更精准的结果,更可行。

  贾昆:这两天看到有的特别依赖于算法的智能公司或者依赖算法的一些媒体平台,可能他也在检讨一件事,算法应该怎样平衡?算法是不是唯一他应该最信仰的东西?尤其是我们做记者的,做技术研发的人,可能比较信赖这种第二,美国的脸书也在讨论数据和隐私问题,这个很矛盾,一方面因为我们信仰技术,它可以推动和改变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像洪水猛兽,作为宝岛眼镜来看,我们去理解这个事情的时候,因为你不是记录性驱动,倒过来看这件事你怎么看?

  王智民:我们现在没有选择,我们的产业很小,能够自己维持一个小型的工程师的团队已经很不容易,何况你还要去找工程师。我们公司现在找的是合作,现在已经有算法的一些创业公司,我们把我们的数据跟他们合作的包括未来我们跟创新工场也是朝这个方向,因为我们自己产业太小,第一没有办法吸引到好的人才,第二我们也养不起。

  第二,科技垄断在时代是自然形成的,最后只有政府的管理模式,包括立法来控制某些边界,但是形成三到四个大型巨头我觉得这是一定要发生的事情,至于他作不作恶其实要用法制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王智民:我一天到晚都想我要告他们,每次都想你要告你们,你把我数据给偷了,而且数据特别不准,房子十年前卖了,还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卖,希望这个事情未来会有改善。

  董慧智:因为我们是技术公司,当然会带着天然的技术更有用的心态去的。其实这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说,这个趋势是否可以改变?我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趋势,数据垄断一定是会发生的,在这种必然发生的情况之下,怎么样让它变得有利而不是有害,这才是需要讨论的。

  这方面之所以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坏处,很大原因还是技术不够好,或者我们在技术的使用上面就开发以及适应技术发展起来的规则、现状,大家还没有适应好,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大数据带来的就是推给你,你看一个东西它就反复不停的推不同的东西,这只能说这个算法不行,目前还没有真正优化到真正模拟给你推出真正需要的东西的角度。所以其实现在大数据算法加入了很多随机性,它在极度的模拟,根据你的习惯增加随机量,模拟人的兴趣转移,这也是一个进化方向。随着算法的不断进化,第一会使得算法本身更人性化,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第二个大的方向在于,其实我们逐渐的把数据个人化,脸书等等其实这是早就意料会发生的事情,我们以前做人工智能也好,大数据也好,其实早就预料一定会发生的,是因为整个大数据行业一定会从一个单一的中央节点的数据垄断转向个人数据的自我管理形态,这样就会产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的个人助理,这种个人数据助理或者角色助理是代表你个人的,是你的决策依据,它的目标是为你个人服务,从而产生我们之间的这种对抗或我们之间的沟通是我的大数据和我的AI的数据的一个智能体,智能体内包含了人的大脑以及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大数据的智能体,形成你个人的强大智能体和另外一个智能体之间的博弈。

  并不是说大家都是用自己有限的大脑和一个巨大无比的人工智能的大脑进行博弈,那样的话所有的人都会成为数据的奴隶。今天脸书这样的情况如果能拐好就能拐到另外一个方向,每个人都有一个智能机器人在身边成为你未来的帮手,如果拐不好真的人人都变成奴隶了,你的所有决定看似是自己做的其实都是在巨头操控之下的,两种都有可能,我希望拐成前面的方向。

  王晶:我个人还是比较担心数据垄断的事情,因为在几个少数巨头手里,个人觉得所谓《反垄断法》的强度还不像国外那么强,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进一步延展,新的下一轮的技术还会导致这个越来越严重。

  一定程度上,我们既然是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我们希望还有很多数据和信息可以拿新的数据去采集和搜集的,我们在上一轮互联网的环境下必然会导致集中化,也许下一轮我们希望它能够分散,你自己的业务、自己的东西,你可以更深度有一些数据是你所拥有的,同时刚才说的区块链,我觉得联盟可能会在下面的数据分享和应用环节中也许会能起到一定催化作用,怎么能给整体都带来价值的同时,不让它只存在少数人的手中,这样确实也是在竞争的角度来说不是特别有利的。

  贾昆:我觉得你们几个人的需求好像呼之欲出了,对联盟的渴望非常极度。

  最后一个问题,比智商是人的智商高还是海豚的智商高,你们只是告诉我答案就可以,哪个高?

  王晶:我觉得应该是“海豚社”的人最高吧。

  贾昆:王晶代表了我们很多人的心声,最后,很多人好奇到底什么是“海豚社”?包括刚才大家也在呼吁说,为了不让垄断出现更多的恶果,他们应该是说有一个更好的联盟组织来做这件事,这个时候我们想说是不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做这样一件事,于是我们联合了目前国内顶级的所有的这些智能的公司一起成立了一个组织,它的名字就叫“海豚社”,当然人的智商还是很高的,我们觉得海豚这个形象比较萌,智商的确比较豪华,而且它也是群居动物,大家携起手来可能会做更多的事。

  后面我们会做一次“海豚社”的正式发布,向全球的智能公司发出这个倡导的呼吁,我们一起来做一件事,就是让我们的智能和商业更好的结合,推动实体经济更好的升级。

  下面有请主持人来对我们的发布仪式进行发布,大家对我们今天的互动环节如果觉得还满意的话给一次热烈的掌声,谢谢!

云图片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