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雨撤稿,同行科学家如何评论?

2017-08-03  来源:互联网 

  2017年8月3日,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教授所谓“需要高超的技术”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再度刷屏,只不过这次是因为论文撤稿。

  值得注意的是,韩春雨及其论文其他作者主动提出撤稿。不过,韩春雨等似乎仍然认为还可能出现“优化的实验方案”,并未完全放弃。

  2016年5月2日,《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刊发了韩春雨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沈啸等人合作的论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一时间为学界热议,但不久后很多的实验室无法根据韩春雨提供的实验方法,重复这一结果,从而撤稿之声不绝如缕。

  数天前,《知识分子》刊发“会有对韩春雨研究的公正调查吗?”一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和评论,这篇文章与韩春雨主动撤稿一事估计纯属时间上的巧合。

  8月3日,也许终于“尘埃落定”,这篇文章已经被《自然-生物技术》标识“已撤稿”。不过,韩春雨等似乎仍然认为还可能出现“优化的实验方案”,并未完全放弃。

  根据《自然生物技术》提供的信息,我们了解到,韩春雨等人表示,“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在该图中,我们报告说,利用5′磷酸化单链DNA作为引导,NgAgo(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能够有效引起双链断裂,并对人体细胞基因组进行编辑。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Protein Cell 7,913-915, 2016; Nat。 Biotechnol.35, 17-18, 2017; Cell Res.26, 1349-1352, 2016;PLOS One 12, e0177444, 2017) ,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在发表韩春雨等人撤稿说明的同时,《自然-生物技术》发表了一篇社论。《自然-生物技术》表示,去年十二月,韩春雨和同事以其他数个独立的研究小组联系了该杂志,提供了声称重现NgAgo基因编辑活动的新数据。不过,编辑和一位外部的审查人员认为这些数据太过初步,不能发表。“我们决定给原作者和新的研究小组更多时间收集更多的实验证据来支持他们的主张”。《自然-生物技术》在社论中表示。

  “现在,在原始论文发表一年多以后,我们了解到,之前报告已经成功重复结果的独立研究小组,无法将其初步数据提升到可发表的水平。同样,在征求专家评审员的意见后,我们得出结论,韩春雨以及同事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与其初始结果矛盾的大量证据。我们现在相信,韩春雨和同事决定撤回该论文是支持其已发表记录完整性的最佳方法。”

  《自然-生物技术》的社论表示,NgAgo论文的出版并不是科学进程的结束,而是开始。“与文献中出现的任何其他报告一样,需要更广泛的研究团体测试其方法,识别潜在的错误来源,验证试剂,优化实验。”

  

? 韩春雨及其论文其他作者主动提出撤稿,图片截自Nature Biotechnology

   韩春雨及其论文其他作者主动提出撤稿,图片截自Nature Biotechnology  在这种情况下,该社论继续说,“几十位研究人员根据公布的实验方法工作,给出了记录完整、对照完美的反驳研究(Protein Cell 7, 913–915, 2016; Nat。 Biotechnol。 35, 17–18, 2017; Cell Res。 26, 1349–1352, 2016; PLoS One 12, e0177444, 2017)”。

  “在复制研究方面,我们知道的就是它需要时间。而对于NgAgo的复制研究来说,时间已到,数据给出说明。”该社论总结说。

  对于韩春雨在撤稿声明中强调“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魏文胜向《知识分子》评论道:

  “如果一个论文是关于方法学的,肯定别人能够重复出来,这是科学的(真与伪)问题。目前在科学上的调查可以说已经告一段落,结论明确。”

  魏文胜同时表示,“我只关心学术问题,对错在科学上有一个判断。有关机构该怎么做,不需要去评论指导吧。”

  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表示:“很重要的一步,让我对科学共同体有了些信心。期待下一步动作,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存在学术不端,例如造假。或者是单纯的错误。”

  “这个撤稿声明中所述理由是很罕见的,很明显是作者在杂志编辑部要求和其它压力下,不得不撤稿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邵峰表示。

  “韩的这个技术,在去年遭到大面积质疑后,领域内的人其实心里都已下了结论,这是一个不可靠的研究结果。我自己后来也仔细研究过相关知识和文献,发现NgAgo理论上就不可能具有和Cas9相同的基因编辑功能。”邵峰说。

  邵峰认为,韩春雨事件对于整个学术共同体和公众来说留下两个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成果是否可靠(对于这样的技术开发成果来说,可靠意味着他人必须可以重复);2)如果不可靠,具体原因是什么?自然生物技术的撤稿声明是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也履行了杂志对科学界和公众应该承担的义务。但第二个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只能依赖韩所在的学校和我国的科研管理机构。”邵峰说。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高福曾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也对这一事件提出出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众多科学家反映自己无法重复韩春雨论文中的实验,“韩春雨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大家完成实验,包括公开他掌握的数据和实验过程。河北科技大学和相关部门必须站出来展开调查。不论是韩国的黄禹锡事件,还是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事件,最终都是他们所在的学校和科研单位进行的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上一篇:谈婚嫁说彩礼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