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 | 数据告诉你,这些获奖课例中“提问”的玄机……

2019-03-15  来源:互联网 

本文约40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课堂是学校教育发生、发展的主要场域,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水平,因而课堂上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发生的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行为——提问和回答进行研究,力图用数据呈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与规律。

研究设计

课堂教学中提问数量、频次和问题类别的数据统计

课例的选择是依据一次全国性的小学语文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从最终获得一、二等奖的课例中选取了5 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作为研究样本,即二年级的《丑小鸭》、三年级的《掌声》、四年级的《去年的树》、五年级的《桥》和六年级的《伯牙绝弦》,然后对这10 节课例在课堂提问、师生占用时间等维度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之所以选择课堂提问作为研究的关键要素,是因为其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思路、理念,以及教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课堂提问的数量、频率等反映了教师对学情的认知程度和把握状态。问题设计和问答过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节课在教学组织、教学互动、教学方式方面的特点。

对于课堂提问,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是提问类别的确定和数量统计,即教师提出的不同类别问题情况,以及教师在一节课中提出问题的总量。

为便于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我们将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确定性问题,即可得到唯一或确定答案的问题,例如,关于课文中的人物、字词的读音与写法等。

第二类为非确定性问题,即没有唯一或固定答案,甚至教师也没有预设确定答案的问题,例如,可从不同角度对事物、现象或人物形象进行理解和体会,或者对事物的起因、发展进行探究。

第三类为群体无意识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强调某一内容而提出的问题,或者可称为习惯性问题,即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不需要做任何思考即可应答的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会不会”“好吗”“记住了吗”等。

二是针对提问和回答情况所做的统计,包括提问的人次、提问的频率(教师每分钟提问的次数)等。

教师提出的问题,除了群体无意识问题和需要小组讨论的问题之外,往往都要求学生主动回答或者点名进行回答。这里把一节课中提问的人次作为一项重要的统计指标,以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

研究分析

01

教师课堂提问次数太多,

学生缺少独立思考时间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从统计结果(见下图)可发现,在10 个小学语文优秀课例中,教师课堂上每分钟提问的数量基本都在1 个左右,有的课堂教师每分钟提问达2.45 个,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回到具体的课堂情境,不难发现课堂上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甚至没有。更为可惜的是,只有极少数教师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

简单而言,很多课堂上师生的行为是:教师不停地提出问题,学生不停地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回答代表着、映射着教师的教学水平,似乎学生的回答越是精彩,意味着课堂教学水平越高。在这样的教师忙于提问学生忙于回答的课堂上,几乎看不到学生独立思考的状态,更谈不上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从学生发展而言,学生精彩地回答了教师的问题固然很好,但是在课堂上学生自主提出精彩的问题更为宝贵和重要。

另外,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提问数量呈下降趋势。教师提出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问题总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减少,尤其是非确定性问题数量减少趋势的幅度较大。从理论而言,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逐渐增长,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逐渐增大提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减少提问的数量。

02

非确定性问题的数量和质量,

决定着课堂教学水平

从教师提问类别统计看,一等奖课例中非确定性问题的数量都明显高于二等奖课例(见下图)。根据非确定性问题占问题总数的比例,一等奖所占比例分别为42%、56.2%、64.1%、68.6% 和46.4%,平均值为55.5%,而二等奖分别为16.7%、46.4%、42.4%、40.6%和34.8%,平均值为36.2%。

我们以二年级的《丑小鸭》一课为例,将一等奖和二等奖课例中教师提出的非确定性问题进行对比后,可发现一等奖课例的非确定性问题在数量上是二等奖的两倍。具体到每个非确定性问题,不难看出一等奖课例的问题比二等奖的内容更加丰富,能更好地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并结合学生生活体验,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就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而言,非确定性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课堂提问的质量,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水平。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非确定性问题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师课堂提问的目的,即有效引导并推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度思考。教师能否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并让学生产生富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见解,都与教师提出的非确定性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紧密相关。从评选专家的意见也可发现,一等奖课例更偏重于非确定性问题的提问,从而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维度上专家们给的评分都较高。

03

过多的群体无意识问题,

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为营造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很多教师喜欢提出群体无意识问题。从统计结果发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比例方面一等奖课例的群体无意识问题都远远少于二等奖(见下图)。尽管不同年级课例的群体无意识问题数量变化差异较大,但不同奖项之间存在着鲜明的特征,一等奖的数量都在15 个以内,平均10.4 个;而二等奖课例远远超出此范围,最多的一节课达到56 个,平均28个。

不可否认,群体无意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利于保持课堂的活跃气氛,但如果数量过多就可能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群体无意识问题太多,不仅占用课堂宝贵时间,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无法体现提问的价值。

当然,群体无意识问题并非绝对没有价值,有时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有时是为了活跃气氛,也有可能是完成教学进程的过渡。但如果教师的提问本身就隐含了既定的明确答案,或者具有明显的暗示性,这样的提问必然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和认识,当然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从统计的数据看,每堂课中小学语文教师都或多或少地提出群体无意识问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效果较好的课堂上群体无意识问题相对较少,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减少甚至省略,因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来完成或实现。

04

给学生更多展示机会,

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

从一定角度可以说,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次反映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学生全体情况。数据结果显示,在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次方面一等奖总体上高于二等奖,这种差异在小学高年级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等奖课例给予学生的关注更充分,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也更多。分析其原因,与一等奖课例中非确定性问题的数量明显高于二等奖密切相关。与二等奖课例相比,一等奖课例的教师更关注问题的设计,尤其是非确定性问题,因为非确定性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无疑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次也相应地增加。

特别是小学五、六年级,教师提出的问题数量明显减少,但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次却不少,有的反而会增加。特别是在一等奖课例中,回答问题的人次显著增多,这就意味着针对一个问题有多位学生回答。如果做深入分析便可发现,那些非确定性问题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动力,学生往往尝试从不同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产生了思维和观点的碰撞。

05

教师不应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

应让学生多读书写字和多交流

对10 节课例进行统计,教师活动时间所占比例平均为44.2%,最低为31%(见下图)。从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时间比例来看,教师活动时间少的课堂,教学效果并没有降低,总体上反而更好

也就是说,课堂上不是教师讲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学生学了没有,有没有时间学习。师生活动时间的数据表明,教师活动时间和课堂教学质量不存在正相关,对同一篇课文,教学一等奖课例教师的活动时间大多明显少于二等奖课例教师的活动时间,也就是说,教师活动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少的课堂,教学质量反而高。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同样课时、同样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何一等奖课例中教师的课堂活动时间总体上少于二等奖课例,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恐怕要归根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之一就是保障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如果从表面而言课堂上不能保证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时间,就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改革倡导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有限课堂时间的绝对占有者。如果教师占用了过多

课堂时间,学生也就没有时间去读书、写字,也没有时间相互交流,只好将这些内容当作家庭作业。大量的事实也表明,恰恰正是因为课堂上没有保证学生足够的读书、写字、作文、讨论等方面的时间,从而造成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

其次,应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多项内容,需要教师对单位时间进行合理、高效的安排。同时,尽管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空间却有充分发掘的可能。例如,课堂上应重视非确定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回答。思考、回答这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综合能力,能更好地发掘课文内容,张扬学生个性,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问题更适合在课堂上由学生群体共同学习和探究,也会收到更多的成效。

而对于确定性问题,学生个体可自行学习,学生互相检查或教师统一检查,既节省时间,又可保证学习效果。如果对确定性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这类问题学生都已清楚明白。如果教师总是提出这些问题,又请学生一一进行回答,只是重复一遍而已,实际上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只有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发掘教学空间,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对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做出合理预设,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而不至于被课时所限,被有限时间困扰。

根据以上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不难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逐步扩大,课堂提问的数量和内容、提问的频率和学生的回答情况都呈现出规律性的特点。

从不同奖项的差异比较中也能够发现,那些更加关注学生发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问质量更高的课例,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另外也发现,教学反思写得好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往往也很好,教学水平也更高。

因此,教师应在课后回到课堂教学实际发生的场域,结合具体情境,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真实、具体、富有针对性的问题,并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思路和策略。

END

内容来源 | 《中国教师》杂志2019年第2期

图片来源丨网络

本期编辑丨肖佳晓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