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古道上的文化-之褒斜道石门摩崖石刻

2020-02-04  来源:互联网 

《战国策·秦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古代的七条蜀道中,90%的主体在陕西汉中境内。川陕之间的古道始建于战国时代,拓展于秦汉两代,由于古代战火焚烧和二千多年的蚀毁,古道留下斑斑痕迹,引今人叹为观止。


云图片


褒斜道是中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栈道,世界交通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的通车隧道——石门、汉丞相萧何倡修的山河堰水利工程等,皆汇集于褒斜谷中。褒斜道的历史可上溯到战国范睢相秦时,它南起陕西汉中的褒谷,北至陕西眉县的斜谷,全长249公里,横跨秦岭天险,一直是南北兵争军行和经济、文化交流必行之道。

此后,古道上过往的仕官商贾、文人墨客,在饱览胜迹之余,围绕褒斜栈道的开凿、水利修建等内容,记事咏物,抒怀为文,并镌刻于石门内外的崖壁上,约有145处之多。这种选择自然山崖为依托,稍事修整后刻上文字的,称之为“摩崖石刻”。“石门摩崖石刻”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军事、交通、科学技术、水利建设、人文等,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云图片


从这些保存完好的石刻中,可以看出我国书法演变的历史轨迹。 “石门摩崖石刻”反映出汉字由小篆到隶书的重要过渡时期,代表了汉字书法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亦称《大开通》)最为突出。石铭刻于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铭文记录了汉中太守鄐君受诏承修褒斜道之事,隶书字体,有篆势,浑朴苍劲不可及。在其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汉中太守王升为已故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刻石记功的《石门颂》(全称《汉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从此碑中可以看出这时的书法上承篆隶,下启行草的时代过度特点。凿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正月的摩崖石刻《石门铭》(全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在魏碑中地位极高,被誉为“不食人间烟火”之仙品,对研究魏体书法的形成,亦是一件重要的实物资料。

1969年至1971年,国家修建石门水库,为了保护文物,文物工作者才将水库淹没区内13种汉至南宋时代,反映篆书—隶书—楷书发展过程的石刻凿迁下来,陈列在汉中博物馆,剩余石刻淹没在库区60米水下。这13件“抢救”出来的石刻在石门众多的石刻中,出类拔萃,蜚声国际,不仅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石门颂》《石门铭》,还有《石门》《玉盆》《石虎》《衮雪》等四种汉隶大字摩崖,世称“石门汉魏十三品”,是研究中国书法史极具价值的作品。


云图片


1996年,时任陕西省政协委员郭林森向政府和社会呼吁,挖掘整理被水淹没的“石门摩崖石刻”,并自发组织相关的学术研讨会。2000年,在汉中市委市政府支持协助下,郭林森自筹资金成立了公益性汉中经济开发区蜀道石刻艺术博物馆,经过二十多年收集、挖掘和研究,已陆续整理出版《褒斜水下淹没的145品世界著名石门石刻》、《七条栈道石刻》以及《汉中历代历史人物碑刻》(共计300余品)等专著。郭林森馆长还把从事古道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组织起来,通过基础及学术研究,制作并保存了与古道、石门摩崖石刻等相关的多种影视资料、文献资料及拓片资料,再通过博物馆的公益性展出、宣传,为秦蜀古道“申遗”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云图片


作者/祝祝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