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专家联合划定抗心律药物新分类有重大临床意义

2018-12-26  来源:互联网 

中英专家联合划定抗心律药物新分类有重大临床意义

近日,国际著名心血管学术期刊《循环》(Circulation)发表了中英专家联合署名文章,提出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现代分类系统,引起国际和国内广泛关注。新的分类系统由英国牛津大学的雷鸣教授和北京大学的吴林教授领衔,与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另外两个专家一道,将抗心律药物分为八类32种亚类,这个分类系统在心律药物治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心律失常指心跳的频率(过快或过慢)或节律(心跳不规则)出现异常,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极为常见。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专家称,心脏性猝死发生迅速、死亡率高、复苏成功率低,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一般检查没有发现心脏病的普通人群,是人类的一大“杀手”。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70万人发生心脏猝死,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脏病。而我国的心血管病人数已达到2.9亿人,即每10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心脏性猝死人数每年在54万以上,中国已成为全球心脏病猝死人数第一大国。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心脏病专家吴林

治 疗心律失常的新分类系统将对临床应用产生什么影响?对患者治疗相关疾病有何指导意义?笔者就此采访了该论文的中方作者,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吴林博士。

吴林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牛津大学的Vaughan Williams教授于1970年提出,根据药物作用的电生理特点分为四类,这个分类在50年来的临床治疗领域发挥过巨大作用。随着心律失常研究与临床治疗的巨大进步,原有的分类结构过于简单,显出很大的局限性。虽然介入和器械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的基础,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也需要更加精准。

在过去50年里,人们加深了对心律失常机理的认识,尤其是离子电流的生物分子基础等,为认识已有药物的药学机理和研发新药提供了新契机。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引起新的心律失常的危险性,相关药物的使用和研发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其作用机理。科学家们曾努力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包括199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工作组的努力,但进展有限。

吴林表示,按照经典分类法,很多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经不能被归类。比如:临床长期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洋地黄、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和腺苷等;极有应用前景的抑制窦房结频率的伊伐布雷定;抑制晚钠电流的雷诺嗪等。另外,许多药物具有多靶点作用的特征,有些药物虽然能够治疗心律失常,也可引起新的心律失常。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新分类系统中得到解决。

八类药物的靶点在心肌细胞中的分布 来源:Circulation. 2018

吴林教授目前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1999-2002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心内科做博士后工作,2002-2011年在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任研究院员和资深研究员,是多个项目PI及课题领导人,2011年由北京大学引进人才回国。这次与牛津大学教授雷鸣、剑桥大学心脏电生理学家Christopher Huang等,通过总结抗心律药物100多年来,特别是传统分类50年来的进展,根据临床和研究领域心脏电生理的药物靶点,如特异性离子通道、离子转运蛋白、离子泵、细胞内调节蛋白等,结合临床应用和在研药物数据,对药物产生的电生理和药理基础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归纳总结,重新划定抗心律失常药物现代分类系统。

新分类系统对经典的四类药物分类(I - IV类) 进行了拓展,同时增加了抑制窦性(正常)起搏点功能(0类) 、机械牵张(V类) 、细胞间通信(VI类)以及上游靶点相关的药物 (VII类)的四个新类别。新分类系统的提出,预期将大大改进心律失常的现有和未来的治疗策略,如多靶点药物研发、多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的评估(即药效和副作用)等。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包括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药物,涵盖了所有现代的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既保持了原有架构和简便易行的特征,又充实并扩展了抗心律失常的范围。

吴林教授表示,现代分类系统,将为广大医患了解和使用抗心律失常和致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提供有效的指导,极大地促进当前临床实践中的决策治疗,为患者制订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未来开发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中药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焦建强)


文章评论

共有 51 位网对文章表示很赞! 查看完整内容